返回列表 发帖
我们目前的思路,公益的项目是助学吗?都是已助学为前提的假设吗?
我刚才找到一些资料,贴在这里,大家发表一些意见。
刚才百度的时候,有篇文章说到,资助的学生,很多到了小学就不会再继续读书,对于他们,解决当前生存的问题更重要。如果那样,我们资助的学生,很有可能,到了半途他们就自己放弃了,我们可否换一个思路,以资助初中或者高中的学生为重点?

我先把内容贴出来

TOP

为什么采用团捐方式
.
捐助人问:信天你好,关注和参与你召集的助学已有两三年了,这次捐助的第24批孩子,在汇款方式上改成统一由团长代收,有些不解,基于怎样的考虑呢?我感觉前面那样直接汇款给学生透明度更高,但是可能在组织工作会比较麻烦。没别的意思,基于负责的心情提此一问。想来你能理解。

回答:首先谢谢您的参加和支持。我们的“一对一”捐助活动也是摸索着在做,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力争完善。15批之前是采用直接“一对一”,捐助人直接给孩子汇款,在捐助了几批之后发现,这样做有诸多问题,尽管捐助人认为可能更透明,其实在实际操作中不是这样的。

主要原因有:
1.捐助人是网名,捐助人情况参差不齐,尽管我们在帖子里一再强调,请按照承诺的捐助年限汇款,而有的捐助人还是一时热情,捐了一次,就不再捐助了,造成了受助生中断资助,而我们也不能及时了解信息。

2.汇款时间尽管我们也做了统一规定,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捐助人经常会忘记汇款,使受助生不能及时收到汇款,还有的捐助人没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也无法通知,给当地老师的统计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3.我们资助的学生很多是偏远的山区,有几个乡还不通邮政,要取资助款都要跑到临乡去取,翻山越岭光路上往返就需要两天,车费及食宿费用要花掉30-50元。一般都是汇款单多的时候老师统一去取,可遇到分散的汇款单要跑很多趟,十分不便, 有时候为了一张迟到的汇款单也要跑两天。

4.地方上的情况各不相同,遇到个别素质差的人员就使这项工作做起来更为吃力,在有的乡,个别的邮政工作人员,每张汇款单要提成,即使我们当地山里的义教老师亲自跑去要钱都不行。有时候个别邮政人员还说帐上没钱,跑了几趟才领能到捐助人的汇款。到了第2学期,编外捐助的30张汇款单(不在天涯编次的),都被个别邮政人员全部退回去了,那批捐助负责人-我们的当地义教急得掉眼泪。那时候我们都在想,要能集中收款,集中汇款该多好啊,统一给当地可靠委托人转发学生,方便又直接!山里不同于城市,城市里的捐助朋友们很难想象在山里取到一张汇款单会多么麻烦,有时候领取一张汇款单要用半年时间。直接邮寄给学生看似直接透明,其实风险更大,更不方便,也谈不上透明。

5.请朋友们听到这样的消息不要吃惊,想想城市里某些单位也有这样的个别人。要做一件事情,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不能一碰到不愉快的事情就放弃做了,我们会不断修改捐助方案,使之更合理,更有效。

6.对于农牧社会的山区,不能完全用工业社会甚至电子网络的观念去想象,去做事情。最近我收到几个比较年轻捐助人的信,他们基本是属于理想主义者,很少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自己心里觉得怎么舒服就想怎么去助学,还让我按照他们想要的方式提供一些方便,我回信说,那些东西很难操作,然后给他们我的Blog的连接,那里面有他们想要的答案。

7.为了更有效地捐助,自16批以后,我们采用的团捐制度,资助人直接把捐助款打到我们团捐团长的卡上,一次打一学年的(后来高中的为一学年,初中的为3年一次性打款), 团长集中收取,在规定的15天内,就基本可以收到全部捐款,然后通过银行卡直接打到当地委托老师的卡上,每学期打一次。在不通邮的乡中学,派老师一次性出山领款,再分发给学生,由学生签收后再反馈给我们。这样直接,方便,有效。省去了在路途中的诸多环节和不可知因素。一般从认捐到发放只需一个月时间,如果等国外汇款则时间稍长些。对于那些超过规定时间没汇款的,我们可以另找人捐助,不会影响受助学生的。

8.第24-25批团捐的时候,有3名已被别人捐助的贫困生也要求被编入我们的序号,补发资料和照片等,一问老师才知道,原来我们前几批有个捐助人,亲自跑到学校看学生,又挑了几名学生自己直接汇款捐助,觉得我们的团捐活动也好,就特意嘱托老师把他编外捐助的这几个学生,也一同并入我们的序号内。

9.团捐的方式,得到了当地义教老师、当地委托人、大部分捐助者及校方等参与方的肯定和支持,也是我们在目前这种实际情况下总结出来的最为便捷有效的捐助方式。希望捐助的朋友们理解。

10.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值得我们信赖,包括当地善良热心的委托老师,浦老师、崔老师、杨老师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上帝简拔以遗助学。我们每年都要到学校见这些老师和部分学校学生的。另外我们在当地的义教老师也参与调查和走访待修建的学校及回访部分受助生的。除了“一对一”,我们还在当地山区修建学校,目前通过网友捐助修建了20所山区小学了,在当地有着广泛的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也是我们能展开“一对一”工作的有利的条件。5年来,通过修建学校、“一对一”资助、山区义教、派发衣物书籍捐赠品等,我们在当地一步步建立了自己的助学渠道,通过自身的渠道和当地政府的支持,我们可以做更多的有益于贫困山区的事情,这一切都离不开广大朋友们的支持。

谢谢大家!

TOP

免除学杂费不影响资助学生
有朋友问,国家全面免除学生学杂费、书本费,还补贴给他们住宿费了,那你们还要捐助学生吗?原来是捐助他们学费,那现在怎么办?

信天回答:还按原来的标准继续资助。
1.我们原来资助的生源是按照学习成绩、贫困程度、父母双亡等综合标准挑选的。

2.原来是资助学费初中生按150元/学期资助,免除学费后,钱按生活费分发。

3.在那些落后的地区,即使免除了学费等,学生们生活依旧清贫,吃饭按1-1.5元/顿计算(受助的红桥中学标准),5个月就要花450-600元,还不包括衣服、文具等。所以免除150元/学期费用只是减轻了他们一点负担,不影响我们继续资助。

4.我们资助的学生来自宁蒗县,属于国家贫困县,这几天沙县长来北京参加人大会,我们见面谈了八个小时。谈及农业税免除问题,是好现象,可是种地用的化肥等生产资料涨价很厉害,超出了减免的农业税,农民还是很辛苦。

5.综上所述,国家的减免政策确实减轻了农民和学生的负担和压力,但不影响我们的资助。
谢谢大家!

TOP

对受资助学校的要求
对受助学生的要求

“信天助学一对一”活动简介:
由信天谨游发起,通过网络平台,由众多热心网友资助的,在云南四川等地区开展的一项助学活动。

1、 收款后请及时给资助人回信。
2、 我们应该感谢资助人,把资助人的爱心化作学习的动力;把资助人的爱心变成行动,尽可能地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3、 不能总是叫苦。
4、 应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资助人,但不仅仅是经济困难,可以是对未来的向往,对生活的理解,学习上的苦恼,交朋友的体会,成长过程中的思考……
5、 我们不能强求资助人做什么。
  注:城市生活是繁忙的,资助人自身的状况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工作紧张,有的收入很低;有的舍不得坐公交车省下几元钱,有的舍不得买自己喜欢的书,有的舍不得买件新衣服,他们把这些钱攒起来寄来资助。
  (1)不要要求资助人一定回信。
  (2)不能直接或暗示写信向资助人要钱。
  (3)不能直接或暗示向资助人要东西。(如:复习资料、字典、词典、复读机、眼镜等)
  (4)资助款来之不易,不要乱花胡花一分钱。
  (5)如果确有特殊困难,可先向学校反映,学校落实情况属实后,根据需要再与资助组织沟通,再协商。不要随便向他人索要,学校里还有很多同学没得到一分钱资助,你若得到过多,那其他同学怎么办?这不公平。
6、 我们的信应多写,要诚恳地写。
7、 信的内容要真实。
  (1)表示感谢
  (2)反映自己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学习状况……
  (3)语气要谦恭
  (4)书写要清楚、明白
  总之,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还小,虽不能报答,但绝不能像《渔夫和金鱼》故事里那个贪得无厌的老太婆。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坚持这样的原则:首先自助,然后才能求助和助人。


“信天助学一对一”:
组织者:信天谨游
云南省宁蒗县代理人:浦理智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TOP

对受资助学校的要求
信天助学一对一”活动简介:
由信天谨游发起,通过网络平台,由众多热心网友资助的,在云南四川等地区开展的一项助学活动。

为配合该助学工作能顺利有序的开展,对受资助的学校作如下要求:
1、学校与助学代理人协商指定一位教师作为受助学校的“信天助学一对一”的助学负责人,该教师:
(1) 能较长时间在本校工作,对全校学生情况比较熟悉。
(2)有人缘,和领导同事能妥善处理好关系。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能关心爱护学生。
(3) 有能力独立开展工作,少受干扰,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行动。

2、请学校方面营造一个好的助学氛围,保证本校指定的助学负责人工作能顺利进行。
(1)其他老师接到来自资助人的要求和信息,要及时和本校指定的助学负责人联系,由本校指定的助学负责人统一安排处理。以避免助学组织方和本校指定的助学负责人在不知情下出现重复捐助、过多捐助及由信息偏误而造成的对学生资助不公平、资助本身混乱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2)举例说明:因受到“接收外界的资助多多益善”思想的影响,广大师生很渴望得到外界更多的金钱、文具、衣服、教具等物品。师生们在与外界的电话和写信中自然提到当地的艰苦条件,生活贫困等情况。对于在城市里生活工作的资助人,他们很容易被感动,邮寄物资和金钱给他们资助的学生,但这部分钱物如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因诉苦而得到过多的钱物,而那些没在资助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没得到一分钱资助,这很不公平,很容易引发矛盾。所以,如果想对外界呼吁要资助,先要和本校助学具体负责人联系,由他统一反映情况,得到外界物资后,统一计划分配。请不要单独给资助人写信诉苦,暗示或明示要钱要其他物品。切记要统一地、有组织地做好这项工作,否则好心就很容易办成坏事。由助学而造成了矛盾和混乱就失去了助学本身的积极意义。

(3)学校反映的情况必须真实,同时教育受助学生,要自立自强。若有学生家庭特殊困难,可反映给本校助学具体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3、负责人须认真核实向“信天助学一对一”提供的有关学生的真实情况。

4、负责人须如数的按时的把资助款发放到学生手里,资助款要由受助生本人领取。

5、负责人发放助学款时,须做好记录(学生的编号、学生班级及姓名、学生的签名盖章、发放时间、学校认同的学校公章等等),做到有据可查。如果受助生更改了名字,在签收资助款时请受助学生注明以前的名字,和现在的名字,并在签收单上由助学负责人书面证实该情况。

6、负责人须督促学生经常向资助人写信,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不定期了解与资助人的通信情况。

7、负责人概述性地给受助学生讲述一下资助方的善意提示。负责人每学期期末向代理人反映一下本校受助学生的基本情况(书面)。
(1) 受助的编号。
(2)受助学生的受助情况(改名字、失学、因病休学、辍学等等。)
(3) 受助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
(4) 对“信天助学一对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8、 友情提示:
(1)请给受助学生们讲,不要轻易更改姓名。受民族习俗影响,有的学生在初中更改名字,连姓都改了,好象是一陌生人,给资助人带来不理解,也给助学统计带来困难。希望以后在资助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改名字,如果要改就在初一入学时马上改。

(2)给受助学生们讲,在初中阶段,最好不要结婚。受民族习俗影响,有的学生初中就结婚了,这样有违国家婚姻政策,随着历史发展,时代进步和妇女的解放,希望学生们在初中阶段能努力学习,尽量不结婚。

    总之,希望学校能为该助学活动提供一个:真实的、顺畅的工作环境,让资助人的爱心活动很好地激励和影响我们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把资助方的爱心行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良好的资源,使之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

“信天助学一对一”:
组织者:信天谨游
云南省宁蒗县代理人:浦理智
二00六年五月一日

TOP

贫困山区助学调查守则(资助人可参考)
1. 注意路途上人身安全。

2. 心胸宽阔,善于沟通,不固执,不偏激。看问题要全面而非片面。

3. 履行本次的份内任务,对当地其他不良现象,不要参与评议争执,更不要过多干涉。

4. 当做自己份内工作时,如果与当地人意见有很大分歧,请不要当众批评对方,不要立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理想的解决方法是与当地主要负责人个别交流,要尊重对方意见,委婉提出自己的想法。

5. 不要对当地人轻易许诺。

6. 调查态度要认真谨慎,尽可能多方面了解情况,当遇到与我们掌握的情况不一致时,除了我们调查有误之外,还可能有如下情况:
1) 对你讲话的人可能是新来不久的,不熟悉情况。(比如:新调来的老师,不了解情况,你问他有无A这个人,他可能不知道A这个人就回答说没有)
2) 对你讲话的人可能与我们要调查的对象存在主观上的意见,他的话可能比较片面。(比如:他们两家有矛盾,不和睦)
3) 对你讲话的人可能是个不负责的人,顺口答话。(村里的懒人或品行不端的人)
4) 对你讲话的人可能有保护的想法,主观回答你的,避开一些真实的东西。(比如学杂费问题,按教育局规定是B元,他们学校可能多收一部分,这样回答你的学杂费等就可能有出入。)
5) 对你讲话的人可能想得到更多的资助(比如他提供的学杂费高于实际学杂费,或生活费偏高)。
6) 发生了以上调查出入,义工不能按自己的主观判断下结论,自己不能擅自把有误的、片面的调查资料公布于众。

7. 从城市走向乡村,不要端着架子,不要瞧不起对方,我们要亲善友好,尊重他们的习俗,包括饮食、服装、礼仪等,因为你可能看到不卫生的饮食和破敝不堪的衣服而产生厌恶或敌对情绪。

8. 如果发现当地有虚报被捐助学生,或捐助款没有落实到学生身上的,或有其他一些欺骗行为的,请不要发火,也不要一走了之,等调查清楚后,把真实情况反馈回来。我们是去工作的,不是闹情绪的,做事情要善始善终。

9. 调查工作要有耐心,不是把学生单独叫到一边问话就可以的,学生可能因为紧张而恐慌结巴(尤其是七八岁小学生),不要全面排除老师在场,否则老师们可能会产生对立情绪,从而不利于调查。

10. 去山村,不要显富,说话要谨慎,强调出资人的钱来之不易是很恰当的,尽可能减少当地的依赖情绪,尽可能不给依赖情绪提供理由。

11. 对地方提出的其他捐助要求,比如书,衣服,修路,引水,医疗等,不要一口回绝,也不要一口承诺。因为人一旦去了山村,就会被那里的的贫困落后打动,动了感情就很容易萌发帮助的念头,而人一旦回到城市,就会被现实生活所迫,淡化在山村的感动,回到城市后,会发现自己时间、精力不够了,加之周围人对自己的不信任以及资金不到位等情况,这样自己当初对山村的承诺就可能不能实现了。

12. 捐助的朋友们要是通过信件或其他途径得知当地还提出学生生活费等具体问题,请慎重对待,因为在那些地方人都很穷,如果有一个学生既得到了学杂费同时又得到了生活费,而另一个学生连学杂费都没有得到,就会产生不平情绪,甚至怨恨,甚至弃学(这事情发生过)。好心要办好事,所以要慎重,更不要把当地提出的问题都原封不动地公布出去,这样不利于我们整体助学计划,因为在不真正了解的情况下就公布消息容易产生误导。

13. 都市的思想方法与当地偏远山区的不一样,甚至有很深的隔阂,如果一味用城市的想法去要求偏远山区的人或去偏远山区服务的义工,往往有偏差,因为当地都有具体的情况,面临的事情也不一样,所以关键在于信任。

14.尊重当地风俗,民俗,不要按照城市人思想及行为规范想当然地与当地人相处,不要因为你的个人原因在当地产生不良风波和其他是非,不要给助学造成不良影响。

15.去之前,要彻底处理好在城市生活里的经济纠纷和感情纠纷,不要到之后给当地人带来不稳定因素。希望能有良好的心态和状态去做调查和义工。

16.助学需要平常心,不要以为参加助学的人就比没有参加助学的人更有优越感,助学是长期的持久的,在自己做事情过程中,多检点自己行为,切勿以为自己助学了,或者深入助学了,就有高人一等的感觉,保持一颗平稳的心态很重要。

17.不要对山区人们有一种施恩的心态和神态,不要有要求对方给予回报的心态。

18.不要轻易接受对方的馈赠,若对方真情实意,难以拒绝,接受后也要付出相应金钱给对方。不要因为自己前期助学而欣然接受这些赠品。

19.做了善事(如果非称呼助学为善事的话)不要张扬,塌实做自己的事情,不可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做的的这些事情,古人云:为恶而畏人知,恶中自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祸根。

20.到当地,尽可能地给当地接待人员减少麻烦,比如不要娇气地问老乡要马骑,自己能走的地方,不要拖着接待人员或委托人四处跑,尤其是陪游。

21.到了蚊虫乱飞的农户家里,不要和老乡大侃环保、卫生,那些理论上的东西自己心里知道就可以了,也可以私下委婉交流,注意适当的说话方式。

22. 遇到外界人冷嘲热讽甚至被怀疑时,请不要灰心丧气,埋头做事最重要,生气牢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23.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只塌实做自己的事情,其实做事情越多,发现的问题就越多,负的问题暴露的就越多,如果老想着负的问题,那做事情的信心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坚持做自己的事情,做一点就少一点,尽可能减少负问题产生,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驼负千钧,蚁负一粒,各尽其力!

信天谨游

TOP

蝴蝶飞不过大海

    今天又有捐助人收到贫困生来信,信中暗示要钱买自行车,捐助人感到很生气,甚至想放弃捐助,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办?如何回信?要不要停止捐助?

    不断有捐助人问如何处理类似问题。这可能就是城乡差异,思维模式和文化观的不同,双方需要多沟通,相互增强了解。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篇流传很广泛的帖子《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文章开头写到:“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个题目看起来也许有些荒诞,可这却是实事。我的上海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Starbucks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
    文中的作者是农村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昼夜苦读,最后考上大学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她发现与同学们相比真是土得掉渣。不会作画,不会演奏乐器,不认识港台明星,没看过武侠小说,不认得MP3,不知道什么是Walkman,没摸过计算机,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不知道足球中香蕉球是什么意思。又经过几年城市熏陶,一直到硕士毕业,付出比城市孩子更多的辛苦,最后成为这座城市的高薪一族,才可以和其他白领一起喝咖啡。

    农村的孩子很不容易,熬了18年,想法和价值观才勉强接近都市白领。而我们捐助的贫困生们,现在还在山区读小学、初中,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睡的是稻草,家里有病人(农村医疗很是薄弱,大多贫困生家庭父母才40来岁,都有不少疾病),他们的思维和领悟能力以及对事物判断能力及标准,哪里能和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捐助人相同。

    在耗子眼里,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猫更可怕的动物了,而在人类眼里,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该是狮子老虎了吧,判断标准不一样,想法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贫困生暗示或明示或直接想捐助人要钱的事情,在他们看来或许也是正常的事,尽管山区人淳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城市捐助人在捐助内容及方式上存在判断标准差异的不理解。他们不会按照城市人的思想方式去想问题,所受教育程度不一样,他们还小,不懂事,想得到多点捐助却不知道用什么途径。家里的每分钱都渗透着父母浑浊的汗水,他们在电视里看到的城市佳肴也许是一辈子可望不可及的美丽的梦。人,生而平等,对他们而言,或许只存在于生与死这两个瞬间。他们凭借对城市的自我理解,对捐助人的自我理解,寄出了很可能是人生的第一封信,多数是求助信。

    如果您去过山区考察调查过,就会发现,你去那里的包车费,有些山村司机收得比当地人坐车还贵,尽管山村司机知道你是助学的人,是帮他们村里孩子读书的人,但还是会想在你身上多挣点钱的,因为你是从城市里去的人,在他眼里,你比当地人有钱。这不是那司机个人的错,这是贫穷落后知识贫乏和城市人对于来钱渠道的理解差异。这种差异的填补也许真的需要那人再苦读18年的书?

    陈永贵在农村时,对城里人的八小时工作制度十分看不惯,他说,我们农民每天辛苦下地干活,披星戴月浇地种田,没有星期天,而城市人怎么那么舒服,一天就干八小时?这不公平!后来陈永贵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才终于明白,原来自己一直看不惯的八小时工作制还是世界工人们用无数鲜血换来的呢。

    对于城乡的差异,副总理尚存有如此的理解,何况那些贫困山区的蒙蒙学童?

    蝴蝶飞不过大海,怎能忍心去责怪?


jenny311说:
这个情况,原来晓筠资助的孩子也碰见过。我觉得和孩子说明白就好,哪些东西是捐助人可以捐助的,比如学费,书本费等等。哪些东西是要靠自己的努力,长大去赚钱自己买的,比如说自行车。
我们鼓励孩子给我们写信,孩子要的奖品五花八门,有要发卡的,有的想给妈妈买化妆品的,要手表的等等。我们一般都只给书,文具等。

筱筠说:
是,我资助的孩子就曾经不止一次地向我要过东西。我上个学期没有解释地停止了给她们姐弟俩寄钱,她们一个学期也没有给我写信。但是春节过后,上个星期我收到了姐姐一封信,字迹很潦草,也没有落款。我和老师说,我会回信给她,如果她需要,我会再继续资助。为了她的将来,我会恢复资助她的。我就是不太有原则,心硬不起来。
不过有时候想想,农村的孩子们太需要和外界沟通,而这种机会并不多,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待这种事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snowwhite 说:
没错,我们是应该更多一些理解。
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或者亲戚的孩子提出要什么礼物的要求,一般我们是不会因此就对孩子产生不好的看法的,所以我想,真要帮他们,就用心去帮。合适不合适应该我们去引导。
有个孩子给我写信用很好的信纸,纸很厚,很漂亮,很贵,因为信纸太厚,还超重了。我收到信后心里想有点浪费,想着是不是这个孩子不太懂事,既然那么困难还这样奢侈。
孩子的来信让我很感动。他说,很多年了,没人真正跟他谈心和交流,没人重视他想什么,没人真正关心他。他说给我写信是他认为的最郑重的事情,他精心地挑选了最好看的信纸和用最工整的字体,认认真真的给我回信。
我想这是他特殊的表达方式,我很感动。幸亏我没有责怪他浪费。我现在很欣慰地接受他对我表示感激和尊重的这种方式。

悠然飘飘:
蝴蝶虽然飞不过大海,但它可以看到蓝天。因为蓝天比大海大得更多更多。。。
从捐助孩子这几年来,孩子也开始向我要一些课外的书和物品,有的我给了,有的我没有给。我说不出那种感受,但我想我会尽量去做。
听身边的一个朋友偶然说起他的事,他从小学捐助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就快要毕业了,很快社会上就多了一个有知识的大人了,她也会去帮助更多的人。。。”那一刻,他那么平静的口气让我由心的感动。
世界很大,生命很无常,我们依然在付出着一份对社会共有的责任。

虞兮0924
是的,真的是心态使然。
有次我去出游,进去有10里山路。我在路边请了个路边的十岁小男孩带路,说好10元钱。路上我买了很多铅笔,打算送给山里的孩子们。后来出来回到路口,他主动开口让我多给2元钱。我本来打算把剩下的十多只铅笔都送给他的,听了这话,不知怎么,心里觉得很不舒服,觉得他没有诚信。但是那孩子很可怜,我又不忍心拒绝。于是给了他12元,但铅笔没有送他了。事后又有些后悔,他毕竟只是个小孩子。
唉,说不清。这种感觉在其他地方也有过。有时准备好了铅笔练习本打算送出时,那些小孩子却跑过来伸手说:hollo,money。心里就觉得很别扭。
不知道这时到底该怎么办。

漫步轻灵:
每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不一样,他们对于这类事情的处理也会不一样。在我的认识中,助学不仅仅是资金的资助,更有文化观之间的交流、相互感情的交流,特别是文化的交流,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有些文化观可能是相通的,有些可能是不相通的。
我资助的一个孩子,有次来信说他的眼睛有些近视,他希望父母给他配眼镜,父母一直没有满足他的愿望,他觉得没有心思学习,特别希望有一幅眼镜;又有一次,他说他的自行车丢了,父亲狠狠骂了他一顿,整整三天没有和他说话,陪他到处找,最后也没有再买一辆车给他。他在信中诅咒了那个小偷,也对父亲的严厉感到受伤害,学习的心思也因此受到影响。

ruyi119
个人觉得交流其实不困难。
当地人的有些想法与我们不一样,比如有些地方将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也不需要给吃饭住宿的费用。当地人就觉得很正常,而在我的思维里,这多难为情,即使是亲戚也太打扰了。
觉得当地人自己人很帮着自己人,很有凝聚力。
如果孩子情况特殊,真的很需要,而对捐助人而言又是举手之劳,那么多帮助一点又有何不可。小孩子看到其他同学有,他自然也是想要的,可家里并没有能力供给,那他只好告诉捐助人了,请理解他们心里小小的盼望。
有些孩子说看到其他同学有什么什么,其实也不一定就是暗示他自己也要什么,孩子把捐助人当知心人呢,在家人面前说不了了,或者就会在你面前说。其实孩子也只是说说而已,不必想太多。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会同朋友聚会时说起,某某的包包很漂亮很经典,可这就是想要个某某的包包吗?不是。

TOP

衣湿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曾经有个捐款的热心朋友说要去山区小学考察,看看山里的学生们,看能否再帮山里做点事情。到了山区,很是感动,看到山区孩子赤脚上课,衣服破敝,几十元的书费都无力承担,就当场决定,资助那个学校的所有学生们读完小学,学费怎么个给法呢?经临时考察,决定一次性给当地一老师,由那老师在几年内每学期给学生们分发学费。一万元给了当地那老师,后来热心朋友回到了城市,半年后了解到,那老师因为赌博输了很多钱,学生的这笔学费的落实出现了很大问题……

    在另一个贫困山区的完小里,由于校舍紧张,几十个女生晚上拥挤在一个木棚子里睡觉,而男生则住在教室里,晚上把课桌搬到一边,打地铺睡觉。就在这样的学校里,却有二十台崭新的电脑,那些从来没有用过的电脑被锁在一间小房子里,小偷到学校只偷学生的破棉被和衣服,从不偷电脑,因为饥寒,偷窃先解决温饱吧。那些电脑是城市里的人捐助的,他们认为山区的孩子也需要新的知识,需要电脑,就花了不少钱购买了电脑赠送学校……

    助学中还会碰到很多类似的事情。一个善良的捐助者接到孩子来信后,除了学费外,还寄些贵重的东西,爱心过于集中资助一个孩子了。可他也许没想到,同一学校中没有得到任何资助的学生们会是什么心情,没得到的原因也许只是因为那批捐助名单中没有他们的名字而已,而贫穷对他们而言几乎没有差别,没得到资助的学生家长(他们也许根本不识字),有的就跑到学校闹,要捐助,搞得老师也怕了,最后干脆躲避了……
    (注:很多类似的问题,只能提个醒,没法用模式去套,每个地方,每个人都有具体不同的情况.多些沟通,多些理解.也不要因为这个帖子影响捐助人的信心,寄物品与不寄主要看双方交流沟通,仅提醒下而已)

    发生这些事情,捐助人很是纳闷,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当初善良的愿望和行动到最后怎么会变成了这样一种结果呢?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呢?

    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子路去“邵”这个地方做官,鲁国的掌权者季氏征大量民工修运河,运河正好通过子路的辖区,热心的子路就掏自己的腰包,拿自己的粮食架锅烧饭给民工吃,以补工程费用的不足。孔子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派另一个学生子贡去把子路做好的饭菜倒掉,砸碎了锅灶。子路大怒,跑去找孔子论理,你天天教导我们要做好事,要仁义,可我现在这么做了,你却让子贡杂我的锅灶,为什么?

    孔子说,子路呀,你好糊涂,君主是管理普爱天下老百姓的,当大夫的,只管理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如果超过了自己的范围而处理别人的事情,虽然你一片好心,也不得好报啊,因为你的行为超过了自己的范围干预了别人的事情。
引申到助学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您善良的做法可能因为不了解山里实际情况而使那里的“生态链”发生变化,而一个环节链出了问题,事情的发展就往往会出乎您事先的设想。

    生活中,有些矛盾也是这样发生的,好心未必就能得到好报,可能还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帮忙的一方说,我是好心啊,为你好啊,另一方则长叹道:可结果呢?

    社会上,无论长幼男女,无论贵贱亲疏,人人都需要恰如其分地做事情。恰如其分地表现表扬他人,就能鼓励他人自信;恰如其分帮助给予他人,就能帮他人走出困境;恰如其分使用自己的思虑计谋,就能聪明妥善处理事物矛盾;恰如其分做自己的工作,就是实干;恰如其分地和周围人说话,就值得信赖。总之一言一行都要有个度,适可而止,这样才可以说是成熟了呀。

    多考虑些非己的因素。
    做事情除了顾及自己的情绪和感情外,站在对方和第三者实际情况去考虑问题也是恰当的,自己特想表达和实施的愿望,拿在在对方和第三者立场上看,如果不合适,那么我们就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使这样的愿望尽快中止,治物于细,未兆易谋。衡量一件事情是否能顺利达成的依据,不是凭这个人的善良愿望就可以实现的,光有热情爱心并不够。一切从实际出发,综合各方面情况,尤其是冷静客观的分析并和对此事物充分了解的当事人充分沟通,多听取当事人的建议后方可做出明智的判断。

    强盗问头目盗跖:盗亦有道乎?
    盗跖回答:当然有啊,做强盗很讲究学问呢,首先是估计一个地方有多少财宝,值不值得下手,要计算准确周到---这是明;动手的时候,别人在后面,自己先进去,要有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是勇;得手之后,别人先撤退,自己掩护最后走,有危险自己承担---这是义;判断某处如何偷窃,地形如何?进出口在哪里?什么时候去最合适,如何做才能成功,做出最有利的方案---这是智;东西偷到安全的地方后,一起分金,一起吃肉,平均分配,不独享,不贪占---这是仁。仁义智勇明,此五条标准不具备而能成事者,除了运气外,天下没有这个道理啊。

    盗贼成事尚需如此周详之思虑,况助学乎?

    衣湿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TOP

不能编辑,224楼的有个贴错了,内容是:对受助学生的要求
1

评分人数

TOP

回复 227# 小帅妈妈


    hello,money?
唉。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