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们:
我来交作业啦!
首先说明一下我为什么申请两周的时间,第一是最近我非常非常忙,几乎不可能有时间整理思路然后写上长篇大论。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两周我要去两个很贫困的学校,我刚好可以借这个机会验证一下我的想法。然后,我提前完成了我的工作,所以我也就提前到这里交作业来啦!
然后我想针对部分大家提的意见谈谈我自己的想法,一家之言,但您可能会不高兴,所以不能接受的话可以跳过这一段直接往下看。
我看到贴子里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捐赠,比如给藏区捐赠衣物,给地震灾区捐款等等。我把这些统称为目标模糊的公益,当然这两者的性质还是有些不同。但这种公益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我们不知道我们所捐助的具体个体,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我们的钱最终会花在哪个人身上。我们不会认识他(她),不知道他们接受了我们的捐助以后是什么状态。这种公益更适合短期的一次性行为,一次性地我们就不需要关注后续。而我理解我们的公益应该会长期做下去,那么就应该选择具有持续性的项目。
我的想法是:
一、捐助一所贫困小学。
首先科普一下当前中国乡村的学校设置。中国的乡村不是只有“乡”和“村”,乡以下是叫“中心村”,每个“中心村”还管辖了若干个“自然村”。若干年前,中国的每个村里都有小学的。在某一年,改革了。现在“自然村”的小学一般只有一到三年级的孩子,而四年级以上都要集中到“中心村”小学去上学,由于路途很远,四年级以上的孩子一般就要住校了,当然据说也因此引发了前段时间很集中的“校车问题”(这是题外话)。那么,中心村的小学教育资源会比较集中,孩子也会比较多,但自然村的小学,可想而知,孩子少,教育资源缺乏。
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
这段时间,我跑了两个不同地区的小学,一个是贫困村的中心小学,一个是偏远但当地并不是很贫困的自然村小学。从条件上来看,自然村的这个小学,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孩子们要自己步行2-3个小时上学(包括学前班和一年级,农村是没有幼儿园的),学校没有烧水的设备,孩子们下课渴了只能直接喝“自来水”,其实也不是自来水,是邻居那里借来的山泉水。学校没有厨房,只有一个烧柴的土灶,可以给孩子们热热饭(中饭是孩子们从家自带),去年以前,每个孩子还要从家里背柴到学校来。学校没有操场,只有2米宽的土路算活动场地,跳绳是唯一的课间活动,而且只有条件好的孩子才能从家里带跳绳来。
先到这里,晚上继续。 |